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社会实践管理暂行办法

  • superuser
  • 日期:2018-09-12
  • 8265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本科生社会实践管理暂行办法

       为扎实做好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社会实践工作,加强学生实践活动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与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展的以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各项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和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增长才干、锻炼意志、成长成才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参加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或社团组织解决问题等。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一)角色体验类实践活动

角色体验类活动主要是指学生开展以感恩父母和回报母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参与家庭劳动以及母校回访等具体活动,树立感恩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家庭角色体验活动作为常规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感恩母校以各类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实施。

(二)岗位实习类实践活动

岗位实习类活动定位于让学生认知社会、了解社会。以社会单位为依托,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以实习生的身份在具体岗位上工作,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目的是促进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加社会经验,提升社会责任感。志愿者活动、社会公益服务、支教支农、勤工助学等均为岗位实习类实践活动。

(三)专题调研类实践活动

专题调研类活动是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以兴趣为基础,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开展相应主题调研活动,包括社会调查、专题调研、科普宣传、创业实践等。通过组建实践团队,确定调研方案,实施并总结调研成果等,巩固专业知识,激发研究兴趣,增强专业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

(一)学生在读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要达到4周。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内完成,可以分几次完成。

(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个人分散活动和团队活动两种途径。角色体验以及岗位实习类实践活动主要以个人分散活动为主,或根据所在地区结合成团队。专题调研类活动主要以团队形式组织,根据专业方向以及调研兴趣,组建实践团队,由专业老师指导带队,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原则上团队成员不少于4人,可以跨专业、跨班级组织。

(三)学生在读期间必须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参加考核。

四、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

(一)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班级团支部、辅导员以及青年班主任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与考核工作。

(二)社会实践考核分为个人提交材料、班级审核以及本科部考评三个环节。个人提交社会实践相关证明材料后,由班级青年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团支部成员负责本班级材料整理及初评工作。本科部组织全体学生的综合评审。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次。考核合格,本科部负责计入学生社会实践学分。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者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者,社会实践活动记为不合格。

五、附则

(一)本办法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部负责解释。

(二)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